“我们看到的 是它(脱贫攻坚)一步一步完成。”
“过去我只有看,这两年确实我们可以参与到(大陆 的)高速发展。”
“不 是那种冷冰冰 的国际大都市的感觉,是非常有人情味 的。”
日前,中国新闻网《青听ㆍ两岸》栏目邀请到三位在大陆求学 、工作和创业的台湾青年 ,畅聊大陆这些年 的发展变化。
郑博宇 ,北京台资企业协会青年会副会长,2015年赴大陆发展,“变” 是其对大陆印象最深 的一个字 。在他看来 ,这个变不仅仅是过去1年 的变,是自己过去在在大陆经历 的很多时刻中可以真实感受到的变化。
郑博宇说,自己完完整整地“经历”了大陆 的“十三五”规划,注意到规划里面的很多目标都在此期间完成 。他特别提及脱贫攻坚,“我曾经想 ,真 的有可能(做到)吗 ?但 是事后证明,我们看到 的是它一步一步完成。”
在郑博宇看来,“大陆的政策 是有计划 、有条理 的,而且能让你感受到政府确实是有决心要做好的 。”
郑博宇举例身边友人在福建平潭的发展经历说 ,“我几个好朋友在平潭落地做民宿,投入到乡村振兴 ,每一年都邀请我去他们新 的民宿 ,那种感觉其实 是很明显 的 ,可以看到这些改变,不是在纸面上、文字上面,而是你确实能感受到的政策和大方向的。”
作为大陆发展的见证人,郑博宇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 ,“其实经历 的过程,让自己对于在大陆落地这件事情更坚定,认为自己是没有选错 的。”
然而,参与到大陆 的脱贫攻坚,对于一个台湾青年来说又是一种什么体验呢?2020年来大陆读书 的清华大学台籍学生陈冠颖 ,分享了自己和同学参与大陆乡村振兴实践 的经历。
“因为我们要了解大陆政府运作 的一些状况,这两年有比较关注乡村振兴 的状况 ,也有去参加当地的一些实践 ,跟大陆的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些小册子,推广一个村的振兴 的一种经验 。”陈冠颖说 。
陈冠颖在节目中分享道,自己来北京后很喜欢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胡同里 ,每看到在胡同平房里做饭的人 ,在公园下棋的老人家,总能感受到都市里 的人情味。尽管北京有着很多高楼大厦,城市中 的生活味让自己感受到这不是一座冰冷的城市。
“我发现(在清华)比图书馆位置更难抢的是羽毛球馆 、乒乓球馆或者是琴房 ,大家在里面练钢琴 ,打球,运动 。”陈冠颖说,在清华大学就读 的她发现这里 的同学并不像网络上说的那么“卷”,反而觉得大陆的同学 是在全方面发展。
谈及这些年大陆的变化,光大金融租赁公司转型办公室副主任黄柏翔说 ,首先 是硬体的快速变化。“互联网更发达”“交通更便利”……生活上的便利给在大陆发展的台青们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 ,作为在大陆金融企业工作 的台湾青年,黄柏翔感受到这两年的一个明显的变化 ,“在大陆就业 的 7 年来 ,我们发现大陆不仅是硬体,甚至在很多地方有我们可以参与 的机会 。过去我只有看,但是这两年确实我们可以参与到(大陆 的)高速发展。”
“我来了之后 ,因为我们在金融企业 ,实际上你会发现金融企业开始关注了是什么?”黄柏翔举例说 ,比如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包括自己用金融知识参与过 的项目,如一些曾经的贫困县,透过绿色风电项目脱贫攻坚 ,享受到绿色 的电力 。”(完)
国家文物局:筹备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中新网1月11日电 11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 ,总结全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 。 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一年来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 ,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工作活力不断激发 。 对于2023年 ,李群要求加快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 ,筹备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依托文物资源公布一批反映中华文明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文明标识 。(完)
|